引言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重要城市。黄河故道,作为曹县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文将带您探寻曹县故道,揭秘其千年古道背后的古韵风情。
黄河故道的历史渊源
黄河故道,自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五百年间,黄河在山东省曹县形成三条黄故河道。其中,南宋故道、明清故道和贾鲁故道对曹县影响较大。
南宋故道,金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自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决口,夺淮入海。黄河主河道流经曹县城北、单县南部入淮河。
贾鲁故道,元至正四年(1344年),河决曹州白茅堤,贾鲁治河时疏浚的黄河河道。故道起自黄陵岗(兰考东北),东经山东曹县西南、商丘北、砀山,因河道岸阔底深,被誉称为“铜帮铁底”。
明清(咸丰)黄河故道,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在曹县南部留下的一条宽700~1500米,东西长47.7公里的废旧河道,或称咸丰故道。
曹县故道的现状与开发
清咸丰五年到建国前,近百年间,黄河故道基本上是废河。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注重改造和治理黄河故道。在此植树造林,护堤固沙,修建了太行堤水库、仲堤圈水库、戴老家水库等水库,基本做到涝能排、旱能抗的局面,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曹县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现有旅游景点: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八里湾风景区、太行堤河公园、万亩荷塘风景区、天乐湖生态旅游区、四季河湿地公园、百年梨园旅游区等。
曹县故道的文化内涵
曹县故道不仅是一条自然景观,更是一条文化走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曹县故道见证了曹县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发展变迁。以下是曹县故道的一些文化内涵:
历史遗迹:曹县故道沿线分布着许多历史遗迹,如青堽寺、文峰塔、文庙等,这些遗迹见证了曹县悠久的历史。
民间传说:曹县故道沿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商汤开国、伊尹辅佐商王等,这些传说丰富了曹县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故道沿线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曹县剪纸、曹县泥塑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曹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民俗风情:曹县故道沿线民俗风情浓郁,如庙会、舞龙舞狮、民间戏曲等,这些民俗风情彰显了曹县人民的热情好客。
结语
曹县故道是一条充满魅力的千年古道,它见证了曹县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发展变迁。通过探寻曹县故道,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曹县的历史文化,感受古韵风情。让我们共同走进曹县故道,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