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太和镇,这座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西南部的千年古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里,你可以探秘千年古镇的历史,感受古韵风情。
太和镇的历史变迁
太和镇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据《武昌县志古镇》记载,太和岭在县西南一百里,市廛数十户。”太和这里原是一片荒岭,因保安、大冶等地通往梁子湖的大路从此岭经过,后逐渐有人搬迁至此,开办茶亭、饭馆,为了表示大家从四面八方至此要太平、和睦之意,取名太和岭。
太和镇在历史上多次更名,清为太和岭,属符石乡地城,其地域内又有哪州三个神仙乡之一的灵溪乡。1953年属太和区,1958年属阳光人民公社,1961年改属太和区,1975年撤区并社,将原太和区的子坛、谢埠两个公社合并为太和人民公社,直属鄂城县。1983年8月,成立省辖鄂州市,太和镇属鄂州市梁子湖区。
太和镇的自然风光
太和镇地域离市区60公里,这里山灵水秀,地僻人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被誉为鄂州千百年来的神秘古地,是鄂州南部发展大旅游的风水宝地。
太和镇内有吴王山、龙山等风景名胜区。吴王山又名武昌山,公元223年,孙权从建业(今南京)迁来千余富户来此落户更名。山上古遗址有:吴王山城、白衣庵、石门开、圣挂排、凉亭、天赐桥、落箭塘、金鸡泉、石碣铭文等。现山下建起了武昌道观。
太和镇的文化底蕴
太和镇地域文化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如太和岭、清峰山、吴王山城、白衣庵等。此外,太和镇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跑马灯、玩旱船等。
太和镇的现代发展
近年来,太和镇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太和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多人。今为太和镇政府所在地,又是梁子湖区政府驻地,是我市西南部农业大镇、重镇。
太和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鄂州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镇的魅力,体验古韵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