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富源县胜境街道洗洋塘社区的法家村,一个位于富源、宣威、沾益三重辐射圈内的汉彝杂居小山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本文将深入剖析法家村如何将沉睡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村民增收的活水,揭开这个隐匿乡间的旅游秘境。
法家村概况
法家村,原名发家村,位于富源县胜境街道洗洋塘社区,全村共有135户486人。村庄历史悠久,建于乾隆1750年,有270多年的历史。红军长征时期红二军团曾驻扎于此,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村庄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1%,负氧离子浓度达到4000个/cm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养生休闲的天然氧吧。
旅游资源开发
法家村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以“寻千年古树,享天然氧吧,传红色基因,品发家味道”为主题,以“三古一红”(古树、古井、古驿道和红色文化)为重点内容,着力打造观光旅游、休闲康养、果蔬采摘、科普教育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古树资源
法家村背靠3个群落60余亩600余株古树,其中灰背栎、青榨槭、元江锥等树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村庄内古树书屋、发家驿站等工程建设,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树文化、体验自然风光的场所。
红色文化
法家村是红军长征时期红二军团的重要站点,村庄内保留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遗迹,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休闲康养
法家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康养旅游,建设了观景栈道、七彩健康步道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
果蔬采摘
村庄周边有2008亩耕地,种植了各类果蔬,游客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
科普教育
法家村利用古树、古井等自然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知识。
旅游发展成效
法家村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村民增收和村庄发展双赢的局面。以下是具体成效:
村民增收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村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效益
法家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交流,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
法家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捷的交通区位,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法家村实现了村民增收和村庄发展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