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铁厂村,一个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城北街道东北的村庄,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这个村庄原本是一个工业遗址,如今却凭借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从工业遗址到乡村旅游奇迹的华丽转身。
工业遗址的转型
铁厂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在此召开会理会议。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厂村逐渐发展成为以铁厂为主的工业村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铁厂逐渐废弃,村庄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红色旅游的兴起
2017年,铁厂村开始筹建村集体经济项目,决定将闲置的1500余亩荒山荒坡承包进行打造。通过村民和社会资本入股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对景区道路、绿化、基础设施、景观风貌和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打造。
AI技术的助力
近年来,铁厂村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以村民入股,引进管理和餐饮团队发展村集体经济,并积极创新,在科技应用、旅游业态、服务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他们组织村民用手机拍摄景区美景,通过AI剪辑的方式制作短视频,并在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有效提升了铁厂村的知名度。
乡村旅游的成果
如今,铁厂村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余万元,带动55名村民就业。铁厂村的成功转型,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铁厂村将继续发挥其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更多特色旅游项目,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总结
会理铁厂村的成功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业遗址转变为乡村旅游奇迹的生动案例。通过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铁厂村实现了从废弃工厂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