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假山,作为园林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将自然景观与人工艺术完美融合。它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更是对自然美学的一种再创造。本文将深入探讨大石假山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以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一、大石假山的制作工艺
1. 选石
选石是制作大石假山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千层石的石质要统一,不能混用。自然之山,石质必然统一。艺术之法则,其首条便是”变化与统一”。石质统一,造型变化,符合艺术规律。
2. 造型
所谓假山,其实不假,其气质甚至胜出真山。假山造型,轮廓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造型时,要考虑到假山的整体气质,力求达到“风景如画”的效果。
3. 险峻
大石假山仿真山,仿得是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山之美,一在巍峨雄健,二在险峻挺拔。要做到险峻之势,有一个办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宜空透不宜闭实。
4. 立体
绘画中有”十分石分三面”之说。因为画是平面的两度空间,山石是立体的三度空间,所以须有原则才使画中之石有立体感。园林中的叠山也同样,须从空间来看,不能只看一面,侧面、背面不管。从景来说,有”步移景异”之说,堆山尤须从三度空间出发。
5. 意境
大石假山之意境有不同的类别。人常言泰山以雄着称,黄山以奇着称,华山险,峨眉秀,庐山迷,审美特征不同。假山也同样分这些类型,所以须选一种审美倾向,然后刻意追求之。
二、大石假山的艺术特点
1. 写意与形象
大石假山分为写意假山和形象假山两种。写意假山以自然界的名山奇峰为蓝本堆叠,但并非简单的模拟,而是撷其神,取其意,与艺术手法有机结合,创造出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作品。形象假山则是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姿势、神态堆筑而成,妙在似是而非之间,吸引游人驻足期间,激游人联想翩翩,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2. 对比与衬托
造园者就是利用对比,衬托和人的视觉差这些手法,造出了千岩万壑的气势。通过高远、平远、深远这三远变化,创造出了不断连绵起伏的群山形象,穿石洞,越天桥,翻悬崖,至顶峰,山回路转,余脉绵绵。
三、大石假山的应用
大石假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庭院、公园、广场等场所。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提升场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大石假山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它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模仿,更是对自然美学的一种再创造。在园林景观中,大石假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