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宗寺,这座位于贺兰山下的千年古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广宗寺的起源、建筑特色、宗教文化以及与著名诗人仓央嘉措的渊源,揭开这座古刹的神秘面纱。
广宗寺的起源
广宗寺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它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广宗寺的建造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弟子阿旺多尔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寺院建筑群
广宗寺的建筑群依山而建,挺拔险峻,高低错落,四面环山。寺内因供奉六世达赖喇嘛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金刚口(石雕佛像群)、红庙、黄庙、藏经塔、多吉帕姆庙塔、大经堂楼、毡帽山庙、塔尔珠克召等。
山门
山门是进入寺庙的第一道门,具有浓郁的蒙藏特色,建筑结构为四柱六檐式,高10米,宽12米。顶部的黄色檐帽,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
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山门之后,殿内供奉有弥勒菩萨,背后立着韦驮,两侧塑四大天王踩八怪,雄伟高大,威风凛凛。
铜瓦殿
铜瓦殿位于院的中心,因殿为铜瓦盖顶,故称铜瓦殿,是该寺的主殿。殿建三间,重檐歇山顶,原顶部为铜瓦铜脊,现留铜脊和少部分铜瓦。
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铜瓦殿之后,面宽5间,上下两层,前出廊,内贮《大藏经》等佛教典籍。
宗教文化
广宗寺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一块胜地,寺内供奉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使广宗寺在宗教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也是一位著名的藏族诗人。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至今在西藏民间广为流传。
仓央嘉措与广宗寺
广宗寺与著名诗人仓央嘉措有着深厚的渊源。据史料记载,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弘扬佛法,传播佛教达30年之久。广宗寺内的佛教岩刻壁画群,包括127尊佛像、17幅画像、50条石刻经文,其中有19尊佛像历史久远。这些岩画雕刻精细、线条流畅、表情生动、神态自然,充分展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语
广宗寺这座千年古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领略到千年古刹的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