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蒿枝坝:隐秘山谷中的旅游新宠
引言
蒿枝坝,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是一个曾经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的拉祜族山寨。随着近年来的一系列扶贫和生态移民项目,蒿枝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新宠。本文将深入探讨蒿枝坝的蜕变历程,揭示其成为旅游新宠的原因。
蒿枝坝的过去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蒿枝坝的生活条件十分落后。村民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人畜混居,居住分散,致富无门。贫困发生率高达70%,拉祜族群众的生活一直牵动着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心。
改变的发生
为了改变蒿枝坝的命运,当地政府编制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示范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年)》等指导性文件,并成立了建设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重点开展了生态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示范建设项目。
新村建设
2014年初春,蒿枝坝拉祜新村建设完成。村民集中搬进了户均84平方米、宽敞明亮、水电俱通的安居房。新村内还配备了小学、卫生室、警务室、活动广场等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科技扶贫
2015年,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进驻蒿枝坝,开展科技扶贫。通过建立科技小院,开办了冬季马铃薯、蔬菜、林下三七、中药资源、茶叶、畜禽养殖等实训课程,帮助村民掌握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产业发展
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指导下,蒿枝坝党支部制定了短、中、长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冬早蔬菜、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旅游新宠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蒿枝坝逐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了西南地区旅游的新宠。
总结
蒿枝坝的蜕变是一个典型的扶贫成功案例。通过政府引导、科技扶贫和产业发展,一个曾经贫困的山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蒿枝坝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