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承担。以下是一些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的黄金法则,旨在为相关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指导。
一、自组织原则
1.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好的旅游区应当是自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这意味着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以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鼓励社区参与,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2. 协同共赢
通过自组织,可以协调农民、投资者、影视剧作者等多方利益,实现协同共赢。例如,浙江横店影视小镇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当地村支部书记的领导,将生产队并起来,逐步形成的。
二、共生性原则
1. 补充主城功能
旅游区应当能够补充主城的缺陷,发挥“三修”的功能,即修复环境、修复文化、修复社会。
2. 环境友好
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它通过引进基金组织,将原本的陶瓷市场转变为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的基金小镇,实现了环境与产业的共生。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基础设施升级
基础设施是游客感知景区的第一窗口,直接决定旅行体验。黄果树旅游区通过修缮旅游路线、升级公共设施、搭建智慧旅游系统,全面提升景区“硬实力”。
2. 智慧旅游系统
利用智慧大屏、移动应用程序等,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如景区概况、景点介绍、智能导游、VR全景等。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旅游
湖北等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回归自然、品味野趣。
2. 环境保护
坎昆旅游区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效保护了海水不受污染,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
1. 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区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湖北的鄂东名人名寺旅游线,以蕲春李时珍中医保健、英山、罗田温泉等形成保健、疗养旅游。
2. 文化创新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如黄果树旅游区在道路改造中融入布依族元素,打造民族风情与智慧旅游体验的多维共生。
六、社会责任
1. 公众参与
政府在规划编制阶段,充分尊重和吸取民众的意见,群策群力,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
2. 社会责任
旅游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社会公平、减少贫困、促进就业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通过遵循以上黄金法则,旅游区建设与发展将更加科学、有序、可持续,为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