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这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伊川县通过科学的旅游区规划,成功点亮了古城新颜,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本文将揭秘伊川旅游区规划的成功之道。
一、资源优势与规划定位
1.1 天赋异禀的山水资源
伊川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川三类组成,地形结构的大致比例是“二山一川七分岭”。伊川的丘陵是河南西部高高的伏牛山向东部平原的过渡,拥有丰富的沟域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伊川文化底蕴深厚,程颐世称伊川先生。伊河是黄河的支流,伊川县内有伊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1.3 规划定位
伊川旅游区规划以“一山二川七分岭”的地形地貌为基础,依托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聚焦豫西山区农村独特优势,打造现代生态休闲主题旅行目的地、优质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和以沟域经济引领乡村振兴样板区。
二、旅游区规划策略
2.1 沟域经济引领
以沟域经济为抓手,整合资源,政策引领,示范带动,大力发展沟域经济。目前已培育形成了青湖山西梅谷、万安山兵马沟、梦溪姜谷、建业绿色基地、龙凤古镇、紫荆山6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
2.2 乡村近郊游突破
以乡村近郊游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沟域众多、生态绿化和文化遗迹等要素,着力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台文章。
2.3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共烹
通过沟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共烹,辐射带动65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
三、旅游区规划实施
3.1 空间布局
以伊川县资源禀赋为基础,围绕“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强化规划引领生态为先、产业为要、文化为魂、富民为本,加快建设21个“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山顶生态林”的全景式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带)。
3.2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旅游区规划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将宋文化体系与伊川历史文化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多方位的旅游体验。
3.3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旅游区规划成效
通过旅游区规划,伊川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下为部分成效:
4.1 旅游收入增长
旅游收入的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2 就业机会增加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乡村振兴
旅游区规划推动了乡村振兴,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4 文化传承
旅游区规划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伊川悠久的历史文化。
总之,伊川旅游区规划的成功,为其他古城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科学的规划,伊川古城成功点亮了新颜,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