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是一个具有深厚红色历史和独特乡村风貌的地方。自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以来,战旗村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现代化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红色历史的传承与发扬
战旗村原名集凤大队,1965年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更名为战旗大队,后改为战旗村。这里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产和革命精神。
战旗村通过红色旅游的发展,让游客在参观红色景点、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村庄内设有农耕博物馆、乡村十八坊、酱园、村史馆、战旗村广场等多个红色旅游景点,通过观看历史图片、阅读资料,让游客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
战旗村在红色旅游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旅游产品多样化:战旗村形成了红色教育经典路线、产业项目路线、非遗文化传承路线等众多的旅游产品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拥有三家酒店、十多家民宿,共有一千多个床位,并将在过年期间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生态保护与建设:战旗村坚持生态先行,建成柏条河生态湿地,持续保持优美宜居环境,让游客在享受乡村旅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战旗村引入国学诵读、文艺表演、百姓讲堂等活动,培育形成友善淳朴、守望相助、尊老爱幼的战旗新风尚。
三、乡村振兴的样本
战旗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其主要成就:
产业兴旺:战旗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生态宜居:战旗村坚持生态先行,保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村民和游客共享生态红利。
乡风文明:战旗村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培育了良好的乡村风尚,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风貌。
治理有效:战旗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等民主形式,让村民广泛参与到村庄事务的管理中。
生活富裕:战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四、总结
战旗村作为红色旅游新地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战旗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战旗村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