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奥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开立秋时节的趣味奥秘,带您领略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一、立秋的由来与特点
1. 立秋的由来
立秋,顾名思义,就是秋季的开始。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大约15天。立秋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2. 立秋的特点
立秋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天气由炎热转向凉爽。此时,农作物逐渐成熟,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
二、立秋的三候
1. 凉风至
立秋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2. 白露生
立秋时节,因为白天日照很强,而夜晚又比较凉爽,早晚温差较大,夜间的水蒸气接近地面,所以在清晨形成白雾,又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
3. 寒蝉鸣
立秋后低鸣的蝉称寒蝉。寒蝉吃饱喝足,再加上温度适宜,它们卖力地鸣叫着,好像在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我们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了。
三、立秋的习俗
1. 贴秋膘
贴秋膘,即吃美食,以肉贴膘。立秋之前是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自然不振,立秋后,秋风起,胃口开,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吃肉,即以肉贴膘。
2.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农民便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房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色彩鲜艳,赏心悦目。
3. 啃秋
啃秋(也叫”咬秋”)是立秋这天吃瓜的一项民俗。立秋日一家人凑在一起吃点西瓜,便算作啃秋了。
四、立秋的农谚
1. 秋来夏去均降至,火秋作物发育期,草木结果采摘忙,田间管理要加强。
2. 立了秋,扇子丢。
3.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4.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5.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6. 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7. 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8.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9.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
五、结语
立秋时节,不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感受自然、传承文化的时刻。通过了解立秋的趣味奥秘,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