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包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落。然而,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近年来却凭借着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实现了从贫困到“网红”的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成功典范。
一、恼包村的蜕变之路
1. 贫困村的困境
2015年以前,恼包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当地农民以种田为生,但因地势低洼、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村民生活困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恼包村干部开始转变思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 乡村旅游的崛起
2015年,恼包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将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整合当地资源,打造了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美食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特色综合文旅业态。
二、恼包村的乡村旅游模式
1. 全要素文旅产业链
恼包村文化旅游区紧紧围绕游客需求,打造了商业街区、美食餐饮街区、文化体验街区、水上娱乐街区、儿童游乐街区、恼包奥莱综合街区等六大主题街区,形成了全要素文旅产业链。
2. 农旅融合
恼包村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产,将传统农事转化为消费体验。例如,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主题餐饮、农事体验工坊等,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3. 数字化管理
恼包村构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产业链溯源,建立品牌IP孵化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团队,提升了乡村旅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恼包村的成功经验
1. 政策支持
恼包村积极申报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取专项债支持,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创新发展
恼包村不断创新乡村旅游模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
3. 品牌建设
恼包村注重品牌建设,注册商标3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团队,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恼包村的未来展望
恼包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结语
恼包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将像恼包村一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