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过程中,厕所的设置往往被游客忽视,然而,一个精心设计的厕所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更是旅游胜地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本文将深入探讨旅游胜地厕所设置的标准,从细节出发,揭秘如何打造舒适便捷的如厕环境。
一、数量与分布
1. 服务区域明确
旅游厕所的设置应明确每个厕所服务区域,相邻的厕所服务区域可重叠,确保没有明显的服务盲区。例如,在景区内,厕所应分布均匀,避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因寻找厕所而耽误时间。
2. 人流量考虑
以老人、孩子为服务对象的旅游目的地,厕所服务区域最大距离不超过500米,从厕所服务区域最不利点沿线到该区域厕所的时间宜不超过5分钟。这保证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厕所。
二、整体设计
1. 建筑面积与厕位数量
旅游厕所的建筑面积、厕位数量及布局应根据人流量设定,如厕排队等待时间宜不超过5分钟。在旅游区出入口、停车场等人流易聚集的地方,应考虑瞬时人流量承受负荷,增加厕所出入口数量。
2. 外观与周边环境协调
厕所的外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美观又实用。例如,在自然风光景区,厕所的外观设计可以融入自然元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 隐私保护与气候适应
厕所应注意隐私保护,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在寒冷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需求,确保游客在寒冷天气中也能舒适如厕。
4. 材料选择
建筑主体材料及装饰材料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材料,确保游客在如厕过程中的健康。
三、厕位(间)
1. 男女厕位比例
男女分区的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含男用小便位)不大于23。在男女通用厕间时,男女厕位比例的计算方式从(MX)N到M(NX)之间,此比例范围应涵盖23。
2. 坐蹲位设置比例
坐蹲位设置比例不小于15,男厕大小便位比例不小于12,全是男女通用厕间的厕所每座厕所宜不少于一个坐位。
3. 特殊人群适应性
在大小便位中至少各设一个儿童便位,至少各设一个无障碍便位。在特殊人群较多的场所,应按照儿童比例增设儿童便位的数量。
四、内部装修与设施
1. 绿色建材
内部装修应使用绿色建材,装饰有特色,洗手台数量、高低、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2. 专人清扫与制度管理
所有旅游厕所均应干净无异味、便利安全、环境友好、节约能源。内部装修应使用绿色建材,装饰有特色,洗手台数量、高低、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3. 照明与通风
应有充足照明,通风良好,保持地面干燥,卫生工具单独存放。
4. 智能化设施
积极推动完善线上线下厕所位置导引系统、智能化厕位显示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如厕服务。
五、特殊需求考虑
1. 残疾人专用设施
在厕所出入口设置轮椅进出坡道,并符合坡道设计的国家标准。厕内地面及厕间内均需无障碍,至少设置一个老年人厕位和一个残疾人厕位。
2. 母婴设施
在厕所内设置母婴设施,如婴儿护理台、婴儿保护座椅、儿童专用马桶等,满足母婴群体的需求。
3. 第三卫生间
为提升残疾人、老年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旅游体验,可设置第三卫生间,为特殊游客群体提供舒适便捷的如厕环境。
六、总结
旅游胜地厕所设置标准从细节出发,关注游客的需求,旨在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如厕体验。通过以上标准,旅游胜地可以打造出人性化的厕所环境,提升游客的整体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