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也是小说《红岩》中的原型。她的故乡——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如今已成为一处红色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这段红色记忆。
江姐故居:红色历史的见证
江姐故居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占地300平方米,坐北朝南。故居周围是茂密的竹子,故居前有一片油菜花。这里孕育了江姐的生命,也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故居整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L型布局,主要是川南地区传统小青瓦悬山式建筑,独门独院。
进入故居,游客可以了解到江姐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以及她如何在这里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故居内陈列着江姐生前的照片、信件等珍贵物品,让人们对这位革命烈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占地面积990亩,分为红梅雕像广场、江姐故居和江姐艺术文化中心三个部分。基地自西向东以红梅雕像广场、江姐故居和江姐艺术文化中心为轴线设计了3条红色主题体验游线路。
红梅雕像广场上,11.14米的江姐雕像巍然屹立,基座采用红色花岗石,寓意江姐29岁就义。雕像两侧种植丹桂,象征江姐一片革命丹心的女性形象。周围种植有29株特选红梅,寓意江姐29年的革命人生历程。
江姐艺术文化中心陈列展览馆内,江竹筠烈士的成长轨迹和英勇品格,通过7个单元完整而立体地呈现出来,重现了昔日江姐参加革命的真实场景。
红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依托江姐故里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红色旅游的兴起,不仅让江姐故里成为了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还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
江姐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四川百强名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村民们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增加了家庭收入。村庄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江姐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江姐故里,游客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奋进力量。
江姐故里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江姐的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在这里,红色记忆与美好生活交织,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