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镶玉,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郏县姚庄乡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姚庄旅游区,作为河南省21个回族乡镇之一,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金镶玉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古韵。
姚庄旅游区:金镶玉之乡
姚庄旅游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交会点。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李氏金镶玉制作工艺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金镶玉工艺起源于明朝初年,兴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金镶玉制作工艺:匠心独运
金镶玉制作工艺,又称金银铜锡镶嵌工艺,是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嵌金属装饰品的工艺。从目前的文物发掘来看,金镶玉工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秦汉时期已日渐完善,唐宋时,随着瓷器的兴盛,窑匠们为节约成本,将金、银、铜等金属融化结合,设计成各种吉祥图案,镶嵌在有瑕疵的器皿之上,掩疵增容。
传承人李冰:坚守与创新
李冰先生是李氏金镶玉工艺第四代传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扎根在姚庄这片文化沃土,传承和发扬中国金玉文化的使命和价值,书写着新时代下金镶玉工艺的坚持与探索。
李冰先生秉承先祖传统工艺理念,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特点,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将金镶玉核心工艺的“镶”和“嵌”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用材上,多选用晶莹的玉器、宜兴紫砂器和汝、官、哥、定、钧等五大名瓷为坯料,将金、银、铜、锡等金属丝片,设计、制模、提纯,冶炼、铸(锻)造成精美的金镶玉工艺品。
金镶玉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姚庄回族乡建立了金镶玉产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展会推介、校企合作、研学旅行等多种举措,不仅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金镶玉已成为郏县旅游纪念品的龙头产品,省委、省政府曾先后将姚庄金镶玉作为国宾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金镶玉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工艺,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
姚庄旅游区的手工金镶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金镶玉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匠心,弘扬传统文化,让金镶玉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