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曲阳羊平雕刻小镇为代表的雕刻艺术,更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河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曲阳羊平雕刻小镇: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曲阳羊平雕刻小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羊平镇,这里流传着一句俗语:“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打雕刻,人人有一手。”这句俗语生动地描绘了曲阳羊平雕刻小镇的雕刻技艺普及程度。
近年来,羊平雕刻小镇通过“产、镇、景”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非遗扶贫产业新业态。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本地创业,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小镇构建了羊平IPTOWN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建设了艺术家部落、文创体验街区、雕刻大道等项目,打造集生产生活、艺术创作、创意旅游、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式特色小镇。
非遗传承:千年石雕艺术焕发新生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目前,该县雕刻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产值5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曲阳羊平雕刻小镇,石雕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艺术家们以汉白玉为材,创作出美轮美奂的石亭、栩栩如生的雄狮、惟妙惟肖的佛像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现代科技赋能:数字化“焕新”老手艺
在传统技艺与现代数控技术的结合下,曲阳雕刻产业加速优化升级,焕发出新活力。以河北翰鼎集团为例,该集团引进的数控雕刻机能取代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曲阳石雕还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作品、拓展市场。例如,刘旭硕这位生于河北曲阳的00后青年,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将石雕艺术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总结
河北雕刻小镇,这座承载着千年石雕艺术的非遗传承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在这里,古韵今风交织,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