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这座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历史古城,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其街道布局、古建筑群、街巷名称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古城的沧桑与辉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寻建瓯的古巷,揭秘那些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精彩角落。
古巷的历史渊源
建瓯的古巷,起源于汉献帝建安初年(196年)设立的县治。当时的街市范围很小,主要分布在铁井栏、紫芝街、小梨山和磨房前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巷逐渐形成了建瓯古城的骨架,成为了古城文化的象征。
铁井栏:历史的见证
铁井栏,作为建瓯古城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宽度不足四米,却沉淀了太多的历史。它西起二程祠,二程即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灏、程颐兄弟。铁井栏不仅是古城的街道,更是历史的见证。
建宁府孔庙:文化的传承
铁井栏左侧的建宁府孔庙,始建于1068年,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县级市孔庙,距今已有948年的历史。庙内大成殿中的“万世师表”和“斯文在兹”两块牌匾,是清朝康熙和光绪两位皇帝的御书,见证了建瓯古城的文化传承。
古巷的现存状况
尽管岁月沧桑,但建瓯的古巷依然保存了明清以来的街巷格局和以15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特色的建筑群。
铁井栏22号章仔钧(练氏夫人)祠堂
铁井栏22号的章仔钧(练氏夫人)祠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祠堂内供奉着练氏夫人的神像,是建瓯古城中不可多得的明代建筑。
铁井栏26号万寿宫(南城会馆)
铁井栏26号的万寿宫,是建瓯古城中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它曾是南城会馆,是古代商贾的聚集地,见证了建瓯古城的商业繁荣。
铁井栏28号凤冈别墅
铁井栏28号的凤冈别墅,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它曾是民国时期建瓯市的著名别墅,是建瓯古城中一座独特的建筑。
古巷的保护与开发
为了保护和传承建瓯古城的历史文化,市政府将着手恢复改造成建瓯的三坊七巷。
修旧如旧:保护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建瓯市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对古建筑开展原真性保护、活态化利用、功能性提升、生态型修复,织补历史文化街区肌理。
传统与时尚相融合
在保持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同时,建瓯市也将传统与时尚相融合,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结语
建瓯的古巷,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城的沧桑与辉煌,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让我们一同探寻建瓯古巷,揭秘那些隐藏的精彩角落,感受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