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绵阳市,作为中国四川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龙门旅游区的规划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绵阳龙门旅游区的规划方案,分析其特色与优势,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规划范围与定位
1. 规划范围
绵阳龙门旅游区的规划范围北至安昌河,西至新皂镇,南至二环路,东至崔家湾,总用地面积约586.08公顷。这一区域依托安昌河的自然景观,以及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开发潜力。
2. 规划定位
龙门旅游区的规划定位为“科技城产业开放功能区、高新区综合服务节点、安昌河畔品质宜居片区”。旨在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二、功能结构规划
1. 蓝绿渗透
以安昌河和鸡公山、黑家山等河流山体资源为基底,构建相互渗透的山水互动通廊,实现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2. 一核两轴
规划生态宜居服务轴和山水互动活力轴,构建单元发展骨架,并于轴线交汇处规划单元产城综合服务核,提升旅游区的服务功能。
3. 三点多片
规划综保区产业开放节点、综合数据产业服务节点和生态宜居服务节点,形成产业发展片区、滨水宜居片区和生态宜居片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三、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1. 生活圈规划
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规划形成7个5分钟生活圈及1个15分钟生活圈,配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设施。
2.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康、商业服务、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四、道路系统规划
1. 路网结构
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路网结构,即滨河南路中段、飞云大道东段、飞云南路、石桥铺路(四横);石桥铺西路、石桥铺东路、飞云中街(三纵),确保旅游区的交通便捷。
2. 交通衔接
加强旅游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衔接,提升旅游区的可达性。
五、开发强度控制
1. 容积率控制
规划新建城镇住宅用地容积率上限控制在1.1-2.4;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上限控制在2.0-2.5;仓储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3.0;其他各类配套设施容积率上限控制在0.5-3.0,确保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开发强度分区控制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的开发强度控制,实现旅游区的均衡发展。
六、结语
绵阳龙门旅游区的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龙门旅游区必将成为绵阳市乃至四川省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