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猴场镇,一个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历史古镇,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风貌而闻名。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和龙狮文化,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猴场会议的召开地。本文将带您探寻这一红色足迹中的历史与风情。
一、猴场会议:红色历史的转折点
猴场会议,作为1935年长征途中的一次关键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在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会议否决了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主张,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猴场镇下司社区,包括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旧址和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4A级景区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猴场古镇:千年历史的见证
猴场古镇(曾用名草塘)曾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素有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自古以来,猴场古镇都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之地。古镇内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如晴雨大戏楼、旗山书院等,这些古建筑见证了古镇的历史沧桑。
晴雨大戏楼位于猴场会议会址对面,是一座巨大复杂的戏楼。戏楼运用了古建模数结构法,用168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24个飞檐翘角和一棵雕有上百个古代神话人物、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戏楼分为两部分,正面是面向观众的大型戏台——晴台,楼内又设置了一个供雨天演出的戏台,它承载着猴场重要的文娱活动,是瓮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旗山书院则是古镇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书院将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做足了文气。大门的门梁上雕刻着琴棋书画大师赏画文曲星等图案。不远处书院内的黔山进士楼是为纪念贵州省第一位状元犹道明(宋熙宁五年)而建,典型的徽派风格,十分壮丽。
三、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猴场古镇不仅是一处红色历史的见证,更是红军精神的象征。会址的保存完好,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历史体验空间,让人在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深刻领悟到革命先烈的坚韧与不屈。
猴场会议会址内设立的纪念馆,陈列着众多与会议相关的珍贵文物和详实资料,为游客提供了直观的历史了解途径,成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
四、瓮安猴场: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
瓮安猴场会议会址已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近年来,瓮安县加大对猴场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红色旅游与古镇旅游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总之,瓮安猴场镇是一个充满历史与风情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追寻红色足迹,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也可以领略古镇的历史韵味,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