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座位于中华腹地的千年古都,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文化交汇之地。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郑州更是抓住机遇,全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一系列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新地标应运而生,成为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黄河文化公园:生态与文化的交融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作为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治理和黄河文化主地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更名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1.3亿余元,完成了多项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使得园区内的绿化荒山达到了8000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关注黄河的重要场所。
黄河庙宫嘉应观:历史文化的传承
位于焦作的嘉应观,作为黄河龙王庙、300年前的河道衙署、清朝的黄委会,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地标。近年来,武陟县以嘉应观为核心,成功申报了中国黄河文化之乡。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样板区,嘉应观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黄河不夜城:夜经济的创新实践
位于郑州市花园口镇的黄河不夜城,是国内首个深度融合黄河文化与夜经济的文旅项目。投资1.6亿元,该项目旨在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将传统国潮元素与黄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创建一个集创意美食、沉浸式演艺、休闲娱乐、互动体验、文化创意、科技展示和网红打卡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商业旅游目的地。
黄河国家博物馆:文明的见证者
黄河国家博物馆,作为郑州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其新馆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19.3亿元。这里不仅是展示黄河文明的窗口,更是进行考古发掘、科研转化及保护展示的重要基地。
总结
郑州黄河之畔的新地标,不仅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郑州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些新地标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了解黄河文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未来,随着更多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新地标的建设,郑州必将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