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旅游区划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根据最新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旅游区划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旅游地带(大区)
旅游地带是跨越省、市、自治区的一级旅游地域组织,其划分原则是资源特征的相似性和宏观地理基础的一致性。根据这一原则,全国拟分为以下九个旅游地带:
- 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以北京为中心,涵盖天津、河北等地。
- 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包括东北三省全境。
- 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涵盖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
- 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包括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
- 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
- 荆楚文化湖山旅游带:包括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 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 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包括福建、广东等地。
- 青藏高原原生态旅游带:包括青海、西藏等地。
二、旅游省(副区)
旅游省(副区)大多以行政区的完整性为划分原则。例如:
- 华北旅游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 东北旅游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 华东旅游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三、旅游地区(小区)
旅游地区(小区)一般根据旅游资源地域类型的相似性划分。例如:
- 江南水乡旅游地区:包括苏州、杭州、无锡等地。
- 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四、旅游区划的意义
旅游区划的目的在于揭示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掌握各旅游区的基本特征,了解其资源优势与不足,为确立在全国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与实施旅游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旅游区划的应用
旅游区划的应用包括:
- 旅游规划:根据旅游区划,制定各旅游区的旅游发展规划。
- 旅游市场营销:针对不同旅游区,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 旅游管理: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之,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是基于资源特征、地理位置、文化特色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旨在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国民旅游体验。